最高人民法院就利用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案答记者问

来源:人民法院报  2014-10-13 14:53:50  责任编辑:见习编辑冀晓航

    就《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负责人答记者问

    本报记者 罗书臻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依法加强互联网管理的精神,充分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依法实现开放、自由、规范、有序的互联网秩序,最高人民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以下简称侵权责任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以下简称《网络信息保护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相关规定,结合审判实践,经审判委员会第1621次会议讨论,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值此司法解释公布之际,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负责人就《规定》的有关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问:最高人民法院于2014年10月9日发布《规定》,请您谈谈为何要出台该《规定》?

    答: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丰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从人民法院的审判实践看,利用网络侵害自然人、法人民事权益的案件类型不断涌现,尤其是利用网络侵害他人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以及企业名誉及商品信誉的案件呈上升趋势,部分案件甚至引起了较大的、有时也是恶劣的社会影响,成为社会热点问题。所以,审理好这类案件,不仅是在个案中实现公平正义的要求,更是利用法治手段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治理网络违法行为、保护民事权益的重要手段。

    但是,利用网络侵害他人人身权益的案件,在法律适用上存在诸多难点:一是现行法律关于网络侵权的规定比较原则,在针对性和操作性上,需要细化。例如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在若干方面就需要进一步具体化。二是在若干问题上,如何根据现行法的原则发展出有效的裁判规则,需要指引。三是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对民事裁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技术上,需要跟进。四是既要高度重视和充分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权益,也要考虑互联网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在理念上,需要提升。

    基于上述背景,针对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他人人身权益案件中出现的问题和审判实践的需求,我们在认真总结审判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制定出台了《规定》。

    问:我们注意到,《规定》适用于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的案件,请问这是基于什么考虑?

    答:您的观察是准确的。《规定》适用于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他人姓名权、名称权、名誉权等人身权益引发的纠纷案件。之所以如此确定本《规定》的适用范围,有如下考虑:首先,从侵害姓名权、名誉权等人身权益的法律适用上看,无论是民法通则还是关于民法通则的司法解释,以及后来最高法院出台的关于名誉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以及人身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都从不同角度对侵犯人身权益的行为及责任作出了规定。实践证明,这些司法解释回应了现实需求,为人身权益的保护提供了有效的司法手段。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及产业的发展,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的案件日益增多。应该看到,网络侵权,与用传统手段侵权,尽管两者在侵权的性质上有一致性,但在表现方式上仍具有特殊性。为了应对实践的发展,本司法解释针对“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侵权行为作出规定。

    其次,人身权益保护的极端重要性。在各项民事权益中,人身权益是最重要的民事权益之一,它往往涉及自然人、法人的尊严、名誉等基本人格利益,严重的甚至涉及到生命权。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利用互联网侵害人身权益造成损害后果的深度、广度和速度,都与传统侵权手段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审理好这些案件,有利于化解矛盾,更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互联网法治秩序。所以,《规定》将焦点集中在人身权益保护方面。

    当然,现实中还有其他类型的涉及互联网的民事案件,这些案件类型存在的各种问题,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梳理和研究,待条件成熟时再作进一步规范。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