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网络辟谣平台>>净网行动>>

网信办严打“重生号”“转世号”!专家:就是让你寸草不生

2018-11-20 17:37:28 来源:河北网信管理执法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短短一天

自媒体圈被两条重磅消息

连“炸”了两次!

昨天下午,国家网信办发布消息称,继11月12日国家网信办约谈腾讯微信、新浪微博之后,14日下午国家网信办又集体约谈百度、腾讯、新浪、今日头条、搜狐、网易、UC头条、一点资讯、凤凰、知乎等10家客户端自媒体平台,就各平台存在的自媒体乱象,责成平台企业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按照全网一个标准,全面自查自纠。

其中明确提出,要求各平台立即对平台自媒体账号进行一次“大扫除”,包括绝不允许问题账号用小号“重生”、跨平台“转世”。

所谓“转世小号”一说,大致来自几天前的“自媒体账号大清扫”。

11月12日,国家网信办针对自媒体乱象开展了新一轮集中清理整治行动,9800多个自媒体账号被全网处置,引发业内高度关注(《“亮剑”自媒体乱象:国家网信办处置9800多个账号!》)。

当时,有部分被封/未被封账号通过各种渠道引导用户向新账号“转移”,但其中一些“转移”号也随即被封,一时间使“转世小号”被热议。

另一场轰炸来自昨天午后,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公众号注册数量调整”的公告,再次对个人和企业主体的注册公众号数量上限进行了调整:

个人主体注册公众号数量上限由2个调整为1个;

企业类主体注册公众号数量上限由5个调整为2个。

当然,其余限制不变:同一个邮箱只能申请1个公众号;同一个手机号码可注册和认证5个公众号;同一政府、媒体类型可注册和认证50个公众号。

这对一些试图“走歪路”的人来说,同样是一次肉眼可见的暴击。

一个是国家网信办自媒体平台的约谈,一个公众平台的规则变动,这两场看似不相关的“轰炸”,实际上可能有着密切的联系。

1

公号注册数量再调整引热议,

部分账号可能会用“自杀”抵挡风险?

上一次微信调整账号注册数量是在今年2月10号。

当天,微信和头条同时发布新规,个人主体可注册公众号由5个调整为2个,组织类主体(包括个体工商户、企业、政府及其它组织等)由50个调整为5个。而今日头条则调整为:个人类主体最多可注册2个头条号;组织类主体最多可注册5个头条号。

昨天再次调整的消息一出,很快引起了众多同行的关注,以及焦虑。

比如很多人开始担心已经有多个账号的会不会被封?如果之前用个人身份证注册的账号被封、注销、做了迁移,会不会占用配额?

新榜就此询问了微信官方,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前注册的账号不受影响;注销和迁移的可以释放出来的,被封的不行,因为被封本来就是主体违规。

除此之外,更多的还是针对这次调整本身的讨论。

公众号“扯氮集”创始人魏武挥认为,由于封禁会占用注册名额,部分账号可能会选择用“自杀式”注销抵挡风险。

此外,魏武挥提到,此次调整影响的不只是内容创业,所有试图在微信里引流的企业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商业上,量大即便效率再低也有优势,更利于广告创收”。

据长期从事公众号买卖迁移交易的小王子(微信:newrank001)猜测,短期内来看,此次调整对现阶段公众号的买卖和迁移影响不大,注册数量的调整可能会使公众号交易在市场价上略微波动,但波动的幅度几乎不会影响双方的交易。

据小王子介绍,目前公众号交易市场有90%左右都是企业买方(以账号迁移为主),企业要获得更多账号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注册新的公司,用新公司去注册新的账号;一种是通过买下或入股另一家公司,获得该公司的账号。

这次政策调整毋庸置疑给需要账号的公司和个人增加了难度。

关于此次调整,有新媒体从业者也提出了一些担忧和疑问。

比如,从事企业类自媒体运营的春喜说,公司业务并不单一,公众号又是朝着精细化运营方向发展的,如果限制企业注册公号的数量,内容矩阵、不同业务不同品类差异化运营可能就做不了,“我觉得只能注册两个账号可能真的有点太少了”。

春喜还举例说,比如那些专门做线上产品研发的公司,一个公司有好几个产品线,几乎每个产品都会涉及到线上服务号和小程序的注册,原本注册5个账号的规定就已是名额很紧张了。春喜认为,新政对这类公司来说,需要绞尽脑汁去解决主体问题,希望微信官方能考虑到这种难处。(编者注:对此,微信官方的公开说法是如果企业需要注册超过2个公众号,可以申请增加注册账号数量,微信将跟主管部门评估是否通过申请。)

还有同行提出这样的疑问:“现在真的还有很多人注册新号吗?”也有自媒体人猜测,此次调整或许是针对大小号互导的问题,也就是前面提到的“转世小号”。

2

“国家网信办推新规,

意味着平台面临的运营风险增加了”

正如2月份那次调整中微信和头条号的先后发声,这次调整也不会仅限于微信公众平台。

除了昨天下午网信办发布的消息,前天,国家网信办还发布了《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安全评估规定》。

其中明确提出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依照本规定自行开展安全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负责。

中国传媒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王四新在接受“传媒茶话会”采访时表示,微信调整个人主体注册公众号和企业类主体注册公众号数量与以上国家网信办刚刚颁布的规定不无关系:

“微信既有舆论属性又有社会动员能力,现在《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安全评估规定》的出台,意味着微信以及其他具有舆论属性和社会动员能力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所面临的运营风险增加了。”

王四新教授接受新榜采访时说,账号的减少可以减少平台审核的数量,降低一半的注册量,意味着也就降低了一半甚至更多的风险。

“开放的口子越大,进来的就越多,任务就越重,出问题的可能性当然就越大。”

王四新教授是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咨询专家和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专家委员会委员,经常受邀对新媒体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动态进行解读。

3

新榜对话王四新:

“别想再养个小号,就是让你 ‘寸草不生’”

围绕公号注册数量调整的影响与“转世小号”的相关政策,新榜进一步采访了王四新教授,以下为采访实录:

新榜:公号注册数量再调整,您觉得可能会带来哪些影响?

王四新:注册数量调整后,一方面会使账号更加稀缺,公众号交易可能要开发新的“货源”,另一方面由于一个人只能申请一个号,账号和个人身份一一对应的关系更强了。只有一个号,可能会留着自己用,不会把它作为一种商品来出售了。

新榜:对于大家讨论的“限制大小号互导”,您怎么看?

王四新:关于大小号互导,从网信办去年封了一批专门炒作影视明星的账号起,监管的思路就已经特别清楚了。那次是连锅端,也就是说你在微信、微博、头条上的号,只要是能够查证属实是一类号、一个人、或者说一个公司共同运营的号的话,会被全部清理干净(主要是同类内容、放在不同平台的关联性账号)。这次如果出现大号往小号导流量或者导内容的话,也是要杜绝。

所以现在有一个新词是“炸”,就是你一觉醒来,什么都没了。

这应该是这次封号和这次监管所采用的一种比较新的方法,就是让你“寸草不生”,你也别想再养个小号,过两天再换个壳,这些都会杜绝,让你不能东山再起,也不能另起炉灶。

近期,主管部门严查严打自媒体乱象,针对有些人对这个行业产生的悲观情绪,中央网信办主管、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主办的全国网信工作指导性刊物《网络传播》杂志昨天上午推文说:自媒体告别“野蛮人”时代,好日子才刚刚开始!

来源:新榜

责任编辑:谭倩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