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网络辟谣平台>>权威发布>>

国际家庭日|别让这些谣言伤害你的家人

2019-05-16 11:34:38 来源: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它由联合国大会在1993年的决议中确立,旨在促进家庭和睦、幸福和进步,鼓励人们用生命和爱心去建立温暖的家庭。家庭给予我们温暖,陪伴我们成长,长辈们的千叮咛万嘱咐更表达了对我们的爱护和关心。

但是,当你看到长辈们分享在家庭群里的谣言链接是否会既无奈又忧心?一方面知道是假的,怕他们上当受骗;另一方面又怕因为“鉴定”谣言得罪了长辈?

在第26个国际家庭日到来之际,为了促进家庭成员间的亲密互动,协助家庭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让我们来澄清真相。

01轻信网传“胸痛急救方法”有害无益

“在睡眠时如果心脏病突发,剧烈胸疼足以把人从沉睡中痛醒,立刻口含十粒复方丹参滴丸,或者硝酸甘油片2片,或者阿司匹林3片(300mg)嚼服!”这三种药物真能在关键时刻救人一命?

对此,上海市同仁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王雪婷表示,引起胸痛的原因很多,不同的病因处理方式是不同的。而网传信息中的三种药物,有各自的适应症和服用禁忌,在没有诊断的情况下,乱服用药物,有害无益。王雪婷解释,复方丹参滴丸和阿司匹林从原理上讲,都是活血的。但如果胸痛是主动脉夹层引起的,那么服用此类药物就可能会使夹层加重,威胁生命。此外,如果患者本身有血小板减少、肠胃出血或其他出血症状,擅自服用阿司匹林和复方丹参滴丸也会增加出血风险。正确的做法应是:首先要保持冷静,第一时间拨打急救120电话,向急救人员清楚说明自己所处的位置、症状、联系方式;之后要静卧休息,独居的人要尽快电话通知家属,并保持房门通畅;如果在等待的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心跳、呼吸停止,旁边的人应尽快实施胸外按压帮助维持血液循环。总之,在没有明确病情之前,不要轻率用药。

02画圈自测脑梗的做法太片面

最近,有篇名为《会不会脑梗,画个圈就知道》的文章在爸妈们的朋友圈里疯传。文章中提到,在纸上以5毫米的间隔来画螺旋线4到5圈,然后用另一种颜色的笔在5毫米间隔中间再画一条线,第二条线需要在10秒内画完。如果第二条线与螺旋线接触到一起的地方超过两处,就要怀疑是不是患有隐性脑梗死了。这种自测方法真的科学吗?脑梗可以这样测吗?

对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王建涛表示,画圈自测脑梗的做法存在片面性,多数脑梗并不能通过该方法测出。王建涛说,画圈是手部运动,只有在大脑中控制手部精细动作的功能区受到影响时,这种画圈自测的方法才能检查出来,也就是说,出现脑梗的位置不同所影响的功能也不同,“不能单纯靠这一方面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脑梗,否则漏诊的概率就太大了。”

那么,发生脑梗之前会有什么预兆吗?

王建涛介绍,有时,患者在发生脑梗前可能会出现轻度的梗塞症状,比如短时间的手脚无力、肢体发麻,突然看不清东西或者说话变得含糊不清楚,甚至口角歪斜等,如果没有重视并加以注意,梗塞范围扩大时就可能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功能障碍。因此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就能做到基本的诊断。

03防癌体检≠健康体检

防癌体检和健康体检实际上是两个概念。健康体检,往往注重常规检查项目的全面性,筛检手段相对简单,并不一定包含针对某一特定癌症的专项检查手段,即使所含项目包括一些癌症检查项目,但其检查的深度和专业的判断还是有待加强。而防癌体检已然成为一种专业化体检,能借助于各种检查手段将早期或没有症状的癌症病人筛查出来。在防癌体检方面,迄今为止尚无完全理想的肿瘤标志物。此前,“一滴血可以测癌”“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是得了癌”等传言是不准确的,要想准确地检测癌症,应该进行规范化、个体化的癌症筛查。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曾发布《健康体检基本项目专家共识》,对肺癌、乳腺癌、宫颈癌、结直肠癌、胃癌、前列腺癌六个癌症筛查中的血清标志物选择做了推荐:

04小黑盒秒开智能门锁?

此前,社会上流传着“小黑盒秒开智能门锁”的传闻,作为家庭的第一道安全保障,智能门锁的安全问题受到人们关注。

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了29款智能门锁比较试验结果,而为验证此传闻,比较试验特别增加了小黑盒攻击的测试。测试结果显示28款样品小黑盒攻击后门锁没有打开,只有1款线上购买的、品牌标称为“亚摩斯”的无生产企业、无产品型号标注的样品,被小黑盒攻击后打开。中消协表示,只要选择使用正规品牌产品,对小黑盒秒开智能门锁这件事,消费者无需恐慌。

05那些“含有致癌物”的植物没那么可怕

经常有自媒体平台发文“好心”提醒:虎刺梅、变叶木、夹竹桃等植物含有致癌物质,建议各位爱花的朋友及早“清理门户”。

实际上,变叶木、夹竹桃等植物中的确检测到了有促癌效应的物质,但这些物质在植物体内含量不高,只要人畜不误食,机体就不会吸收。

06多肉植物毒害心脏也是假的

多肉成为植物“萌宠”已不是一天两天了,然而有观点却称:“人接触多肉可能会中毒,甚至引发心脏病。”

对此,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工程师上官法智称,有毒多肉植物只是小众,并且其毒性物质多数不具有挥发性,只要不入口,一般不会有健康风险;如果皮肤不小心接触到植物汁液,及时用清水清洗即可。

责任编辑:孔思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